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月27日,曾被誉为“癌症早筛第一股”的诺辉健康,已经在港交所连续停牌18个月。按照港交所规定,公司可能因此被强制退市。
9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诺辉健康客服电话,对方向记者确认这是公司目前唯一对外联系方式,主要负责产品咨询,不清楚公司停牌、摘牌情况。当记者询问公司核心产品“常卫清”注册证于11月到期后是否影响销售时,对方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表示以公司发布为准,“有相关信息会在官网、官微上面发布”。
截至发稿,诺辉健康官网的最新一条新闻为去年4月发布的《诺辉健康在2024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发布结直肠癌早筛液体活检新技术》,微信公众号“诺辉”仍在正常更新科普文章,“诺辉健康”的最新消息停留在8月7日,均未提及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目前,距离公司2021年2月上市不过四年多的时间,诺辉健康在港股上演了一出因财务造假导致停牌、摘牌的戏剧化案例,而这场危机始于2023年8月。
当时,做空机构CapitalWatch发布《关于诺辉健康财务数据造假的调查报告》,指出诺辉健康通过不断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公司真实业务量远远不及其公布的财务数据,并称“根据我们善意推算,诺辉公司2022年全年实际销售额为7695万元,与其公布的7.65亿元相差9倍”。
尽管当时诺辉健康的管理层强硬否认,并以“双方确认、三方审计机构和药监局飞行检查三个关卡”回应收入质疑,但2024年3月,审计机构德勤拒绝为公司财报背书,并发出关于质疑销售真实性等问题的关注函,成为压垮诺辉健康的关键一击。
2024年3月28日,港交所强制诺辉健康停牌,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较26.66港元的发行价已近腰斩;2024年9月,公司CFO高煜等高管接连离职;2024年年底,创始人朱叶青辞任CEO,2025年2月,其更被股东以79.89%赞成票罢免执行董事职务;2025年8月,开曼大法院委任三家机构的专业人士为诺辉健康的共同临时清盘人,公司董事会权力被全面暂停,公司资产及事务管理正式移交给清盘人。
截至目前,诺辉健康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比如,光大阳光智造曾将诺辉健康列为第一大重仓股,但自诺辉健康停牌以来,光证资管已六度发布公告下调其估值,从停牌时的14.14港元一路降至12.73港元、10.18港元、8.50港元、5.70港元、1.57港元,直至如今的0.01港元,几乎“归零”。
目前,唯一悬念在于诺辉健康核心产品“常卫清”的注册证去向何方。作为中国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的注册证将于2025年11月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