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风险,博迁新材还提到,公司产品报价为原材料平均价格加工费模式,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受大宗商品及相关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大,原材料价格波动将会影响产品售价进而影响销售金额。此外,博迁新材外销业务主要以美元结算,结算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可能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波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至于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根据博迁新材在公告中的说法,协议的履行预计将对博迁新材本年度及以后期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协议书》存在一定交货周期,具体收入需根据协议履约、交货进度逐步体现,收入确认存在不确定性,预计的销售金额不构成业绩预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博迁新材成为产业链上的受益企业。
根据博迁新材近期在接待投资者时的说法,由于AI服务器的功耗是普通服务器的5倍甚至10倍以上,与普通服务器相比,AI服务器需要更多的MLCC(片式电容,亦称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是一种电容材质,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板卡、家电遥控器及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博迁新材称,公司镍粉是MLCC内电极的关键材料,受益于AI服务器带动的行业增长,博迁新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此外,作为MLCC关键原材料的铜粉,随着MLCC技术的不断迭代,亦在积极适应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相应的优化与适配。
从业务反馈来看,今年上半年,博迁新材铜基产品出货量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左右,硅粉产品出货量同比略有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博迁新材已投产的镍粉产线为145条,铜粉产线为20条。其中镍粉产线为满产状态,铜粉产线产能利用率为50%左右。
除了镍粉和铜粉两类产品,博迁新材还在接待投资者时提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技术可以生产绝大部分的纯金属粉和合金粉,亦可生产多种非金属粉体。未来,随着金属粉体材料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下游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纯金属粉和合金粉的种类将不断增加,并可生产满足客户要求的非金属粉体,下游应用也将逐步拓展到电子元器件行业之外的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