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商天信息网财经 刘丽丽
IPO受挫的光伏新锐企业——一道新能,将被地方国资接盘。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日前发布公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工控”)将成为一道新能源实控人。交易完成后,一道新能将成为第二家国资控股的光伏组件全球Top10厂商。
近年来,国资正逐步走向台前,加快进入光伏制造端。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如今借壳曲线上市已经成为最快捷的途径。衢州工控入主一道新能后不排除带领其继续寻求A股上市的可能,甚至有消息称,“壳”已经准备好了。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光伏行业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还有一些光伏企业深陷财务问题,未来可能还会有地方国资接盘光伏制造资产的案例。
“白衣骑士”来了
根据公示信息,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工控”)下属子公司已与北京睿汇海纳科技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北京睿汇”)签署协议,衢州工控收购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46%的股份,后拟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取得刘勇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一道新能源的表决权。交易后,衢州工控将持有一道新能源不少于34.05%的表决权,单独控制一道新能源。
公开信息显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主要经营衢州智造新城内的综合开发与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集团下属70余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参股子公司。2024年底,集团资产总额1750亿元,净资产677亿元,实现营收126亿元,信用评级AAA。
从2022年6月成立之初305亿元,到2024年底的1750亿元,衢州工控的总资产规模实现跳跃式增长。衢州工控负责人表示,“主要受益于产业投资和产城融合两大业务板块并行发展,”9个支柱型业务包括城市服务、工业贸易、园区开发、资本投资、能源环保、创新平台、要素保障、公建配套、特许经营等。新能源也是其支柱型业务之一。
衢州工控扮演“白衣骑士”已经不是第一次。2024年7月,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主老牌房企新湖中宝董事会。之前的新湖中宝已经深陷债务泥沼,实控人黄伟选择向衢州国资求援。
作为光伏组件环节的后起之秀,一道新能于2023年入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Top10,2024年再次上榜,确立了新一线组件厂商市场地位。市场普遍认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央企股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2021-2023年,三峡集团均是一道新能的最大客户。招股说明书数据曾显示,三峡集团在2023年为一道新能贡献了高达30.69%的销售额。
值得注意的是,一道新能背负着较高的负债率。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47亿元、2.03亿元和4.60亿元。但与同行相比其资产负债率偏高,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87.71%、86.54%和86.89%。
去年8月,一道新能IPO进程终止,亟待融资输血,而三峡系要退出的传闻四起。此次衢州国资入主,似乎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
针对这笔并购,衢工集团表示,“作为衢州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衢工集团始终以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为己任。此次控股一道新能源,是集团深化新能源赛道布局、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通过技术、资本与资源的深度协同,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平台,为国家“双碳”战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意在曲线上市?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光伏行业的深入发展,市场格局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民资和国资搞光伏各行其道,民企专攻光伏制造端,央国企专注电站投资开发,或是地方国资参股光伏制造厂商。近年来,国资正逐步走向台前,加快进入光伏制造端。
上述人士表示,衢州工控要控股一道新能,显然要搞出名堂。衢州工控入股可能会为一道新能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参考捷佳伟创和奥特维对润阳股份债转股增资,签订A股IPO对赌协议的案例,衢州工控入主一道新能后不排除带领其继续寻求A股上市的可能。甚至有消息称,衢州国资已为一道新能准备了一个“壳”。
2025年2月25日,两家光伏设备龙头企业捷佳伟创和奥特维宣布,将通过债权转股权(债转股)的方式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增资设置了投资补偿或回购条款,润阳股份及其实际控制人陶龙忠、悦达集团及其控股公司承诺,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IPO上市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否则将按照约定回购投资人所持有的润阳股份股权。
目前衢州工控手中确实有一家上市公司。公开报道显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2024年7月成功实控上市公司新湖中宝,同年9月6日起,新湖中宝(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衢州信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衢州发展”,并于同年12月完成并表,实现衢州市国资控股上市公司“零突破”。衢州发展的前身新湖中宝从房地产起家,现在正在“去地产化”,加大对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布局。
此外,还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转让正在进行。今年年初,东峰集团披露称,公司控股股东香港东风投资已与相关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交易完成后,衢州智尚将直接持有东峰集团20%的股份并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衢州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分析人士认为,IPO政策缩紧的现实使借壳曲线上市成为最快捷的途径。先把光伏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再通过定增、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募资,虽少了IPO直接融资的加成,但与IPO审核趋紧、募资规模大幅缩水、排队遥遥无期相比,不失为快捷上市的良策。典型的例子有国晟能源借壳乾景园林,阳光新能源借壳泰禾智能,正泰电器拆分逆变器、储能等业务借壳通润装备。
可以肯定是,此次交易完成后,一道新能将成为头顶地方国资光环的电池、组件厂商,也将成为第二家国资控股的全球Top10厂商。
近年来有关国资入主光伏制造端的案例还有多个,包括:全球Top10组件厂商中的英利能源,背后实控人为保定市国资委;中来股份的实控人变更为浙能电力,其大股东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最终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建发股份接盘*ST中利后,这家企业实控人已变更为厦门市国资委;盐城国资江苏悦达集团对润阳股份增资10亿元成为润阳单一最大股东。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光伏行业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还有一些光伏企业深陷财务问题,未来可能还会有地方国资接盘光伏制造资产的案例。
花花编辑